布式硬度測試是現(xiàn)今常用的硬度測試法中最古老的方法,此測試方法于1900年由瑞典工程師Johan August Brinell提出,廣泛應用于判定鑄造件和鍛造件的硬度,因為鑄造件和鍛造件的晶粒結構太粗糙而很難進行準確的洛氏和維氏測試。
布氏硬度測試條件具有大約25種不同的試驗力/球壓頭的組合,對于幾乎所有的金屬,僅需球壓頭尺寸與試驗力,即可對其進行布氏硬度測試。只要球壓頭尺寸與試驗力的比值保持不變,理論上布氏測量結果保持一致。

通常布氏硬度測試結果在工業(yè)中廣泛地用作商業(yè)運輸驗收依據(jù)和質量控制。測試結果可能與金屬本身的特性相關,如:延展性,拉伸強度和耐磨性等。
布氏硬度測試是一種壓痕硬度測試,其包含了兩個步驟。
第一步,以一定的試驗力將一定直徑的壓頭垂直地壓入試樣表面,將試驗力保持一段時間,然后卸載。
第二步,測量至少兩條相互垂直的壓痕直徑,然后由壓痕直徑的平均值以及運用特定的計算公式或基于此公式得出的圖表來算出布氏硬度值。